中国植物志
>> 第21卷 >> 桦木科 Betulaceae >> 桤木属 Alnus
7. 东北桤木 东北赤桤(东北木本植物图志) 图版23: 16-18
Alnus mandshurica (Callier) Hand.-Mazz. in Oesterr. Bot. Zeit. 81: 306. 1932; Kom., фл. CCCP 5: 309. 1936; 刘慎谔, 东北木本植物图志 205. 图版75. 图111. 图版76. 1. 图1-5. 1955;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1: 386. 图771. 1972. —— Alnus frruticosa Rupr. var. mandshurica Callier ex Schneid., Ill. Handb. Laubholzk 1: 121. 1904.
灌木或小乔木,高3-8(-10)米;树皮暗灰色,平滑;枝条灰褐色,无毛;小枝紫褐色,无毛;芽无柄,具3-6枚芽鳞。叶宽卵形、卵形、椭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4-10厘米,宽 2.5-8厘米,顶端锐尖,基部圆形或微心形,有时宽楔形或两侧不对称,边缘具细而密的重锯齿或单锯齿,除下面的脉腋间具簇生的髯毛外,两面均几无毛,侧脉7-13对;叶柄粗壮,长5-20毫米,无毛或多少被短柔毛,有时具腺点。果序3-5枚呈总状排列,矩圆形或近球形,长1-2厘米;序梗纤细,下垂,长5-20(-30)毫米,无毛或多少被短柔毛;果苞木质,长3-4毫米,顶端具5枚浅裂片。小坚果卵形,长约2毫米,膜质翅与果近等宽。
产于黑龙江、吉林。生于海拔100-1700米的林边、河岸或山坡的林中。苏联远东地区、朝鲜北部也有。模式标本采自苏联远东地区。
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(陈嵘,1953年7月增补再版)第159页记载了我国山西、陕西有矮桤木A. fruticosa Rupr.的分布,但从他所写的形态描述来判断,似是东北桤木,但山西、陕西两省并无东北桤木的分布,从目前我们所掌握的材料来看,除在陕西南部仅有桤木 A. cremastogyne Burk. 的分布外,在该两省内尚未发现有其他桤木属种类的分布,该书的记载可能有误。
从形态上看 A. fruticosa Rupr. 与本种是很难区别的,但因我们未见过苏联产的 A. fruticosa Rupr. 的标本,尚不能断定东北桤木与 A. fruticosa Rupr. 是否应属同一种植物,因此目前我们仍将我国东北地区的这一类群植物定为 A. mandshurica (Callier) Hand.-Mazz.。